Skip to content

软考培训

背景

这个是我们合作非常好的一家案例,这家案例老板原来是技术出身,并不懂运营,自己做了一个软件APP,做了几套软考题库,原来变现方式比较单一,就是简单的通过开屏广告和接入第三方落地页广告,给第三方应用做流量,赚这个收入。

目前想要自己切入软考培训领域,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私域运营以及直播运营,和我们多次的沟通,由我们出整理的方案和策略,他们的团队进行执行,很快就搭建起来一直团队,并在第一个月就收支平衡,第二个月开始盈利,在后续的几个月里面收入50%的以上的增长。

这家公司合作的非常愉快,收入增长超出预期,并且流量持续稳定,于是我们投资入股,长期稳定的提供运营支持。

行业介绍

软考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认定。

目前累计报考人数已超300万人,每年还以21万人的速度持续增加中。它是对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统称,实质上包含27个专业资格考试,常说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等都属于软考的范围,涉及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五个行业类别。

具体分级考试科目可见下图。

考试科目

商业分析

软考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实用性不强,比起IT厂家的认证来说,比如华为HCIE、思科CCIE等认证,那是以其在行业内的地位、实力来做背书的。拿到证书之后,很容易进入就业市场。

软考侧重于理论知识、以及知识的宽广度,但知识点并不深,不被市场接受,一般互联网大厂进行面试的时候,不会太看重这个证书,毕竟公司是看重的实际的技能。

但是随着大城市积分落户,以及互联网的竞争激烈,就业市场大不如前,很多专业人员开始考公考编进入国企央企的,这些单位就需要软考证书评定职称,从而软考人数每年开始增长,培训市场的价值开始体现。

积分落户

大部分软考的需求是来自于积分落户。

目前职称分为27个专业技术系列,包括高校教师类、中小学教师类、卫生技术类、经济类、工程技术类、艺术类等。

每个系列分为初级(包括员级、助理级)、中级、高级(包括副高级、正高级)三级。比如医师、助理会计师(初级)、经济师(中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演员(正高级)等。

有些系列还分为很多专业,如工程系列包括机械、计算机、化工、建筑设计等专业。这样细致严谨的划分,是为了让每个专业技能人员都能找到自己职业水平提高的途径。

积分落户

杭州落户:拿下软考中级职称证书,再加上1年社保,即可办理人才引进落户。考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45周岁以下,不含45周岁)资格者,在杭落实工作单位,满足由工作单位连续缴纳1年及以上社会保险(不含补缴)的可以办理人才引进落户。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副高50周岁以下,不含50周岁,正高55周岁以下,不含55周岁)资格者,在杭落实工作单位,由工作单位缴纳社会保险(1个月以上已缴状态)可以办理人才引进落户。

深圳落户:初、中、高级软考作为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可积80-100分。

北京:软考中高级证书可申请工作居住证,工作居住证相当于北京绿卡。

广州:软考高级积30分,软考中级积30分,软考初级20分。

天津:软考高级积80分,软考中级积60分,软考初级40分。

以考代评

按照官方相关文件规定,软考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通过软考考试的人,可以直接跳过评定和资历等的限制,进行职称聘任。

个税抵扣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第八条可以得知,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软考证书符合此条规定,因此大家在拿到证书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个税抵扣的申请,等待审核通过即可。

考编必备项

软考不仅能抵扣个税,在考编的某些岗位上还是必备条件之一。

信息

广州市海珠区“百千万工程”指导服务中心的岗位要求提到了报考人员需要具有经济系列、统计系列或计算机系列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

市场前景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考证的需求会越来越强。除了需求强之外,为了保证证书的价值,整体的难度会提高,通过率会降低。目前从数据来看,的确呈现这个走势。

报考人数

2020年软考全国报名人数为404666人;

2021年软考全国报名人数大概超过了90万人;

2022年软考全国报名人数大概超过了120万人;

2023年软考全国报名人数超过了137.1万人。

考证人数突飞猛涨,从2020年40多万人,到2023年一下子就涨到了137万,翻了差不多3倍,这说明更多的人意识到了证书的重要性,也凸显出证书给大家带来的帮助也是不断增加。

而且报考人数不等于持证人数,而且最重要的是高级职称,这种稀缺性会越来越高。

难度逐年增长

软考作为国家级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其难度不言而喻。考试内容广泛,既涉及理论知识,又涵盖实践技能,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不同的科目考试的内容不一样,有难有易。很多软考科目考试内容每年都在不断地进行改进,教材改版,因此考试难度也是在逐渐攀升。

通过率逐年降低

考试难度不断增加,这也就意味着软考的通过率是不断降低。通过率下降并不是小赛嘴上说说而已,而是有真实数据为证。

浙江历年软考报名人数和通过人数

软考通过率

通过以上分析,未来要拿到中高级职称,进行专业的考试培训的需求就产生了,整个考证培训市场增长就会很明显。

商业模式

由于软考没有任何门槛,不限学历,不限专业,报名费也很便宜,整体的受众就比较宽泛,不仅仅限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有工作经验的,在校大学生,非计算机专业都可以考试。

在软考领域就存在下面几种商业模式

1、 课程培训

由于软考的难度逐渐增大,并且很多跨专业的人考试,即使在IT工作多年的人本身未必具备考试的经验,就存在以做软考课程为主的教育机构。

根据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培训周期的长短以及培训师资的水平,培训费用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软考培训会分为不同的班次,如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等,以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

每个班次的费用都会明码标价,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班次。

目前做的比较好的 希赛,51CTO

2、教材以及辅导资料销售

这些资料往往由资深的软考专家编写,内容紧扣考试大纲,对于学员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材及辅导资料的销售,不仅为培训机构带来了额外的收入,还能增强学员对培训机构的粘性,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3、 流量服务

通过直播渠道,内容平台免费赠送课程等方式引流,并且把流量导入给具体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按照线索数量或者PV,UV进行结算。这种模式非常轻,不需要组建销售团队或者课程交付团队,适合工作室。

4、销售代理

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以及客户的能力,职业,精力,支付能力,提供不同的机构的课程服务。简单的说就是销售代理各个培训机构的课程,从而赚取客户的佣金。

商业分析

从软考的商业模式来看,最难切入的就是课程培训领域,这个领域专注于考证领域,并且需要招聘大量的讲师,需要品牌的积累,门槛非常高,但是也是利润最大的环节,毕竟能够提供课程服务的机构市面上并不多。

但是随着自媒体越来越发达,出现了达人课程。这些达人们不做所有的软考课程,而是仅仅针对某一类群体提供某个科目的课程。

比如面向没有编程经验的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就有很多抖音的达人提供相应的课程,并且价格比大牌机构低很多。

达人们也会提供很多增值服务,比如一对一咨询,定制化辅导等等。

根据公司目前的优势,收集了历年的各个科目的软考题目,并且有app作为流量基础,有一定的基础流量,并且考虑到目前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可以代理部分课程,进行销售返佣。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现有公司的情况。

直接自己制作课程投入高,风险大,周期长,专业强,目前暂时没有必要投入。

经过分析,最好的就是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推荐不同的课程,类似于第三方导购模式

软考商业分析-1

竞品分析

SWOT分析

整体运营策略

由于软考的专业性非常强,尤其是高级软考。多个不同机构的课程评测以及提供服务的差异,普通销售人员无法掌握到这么细节和专业的知识。

对于专业领域,比较好的策略就是就是销售收集客户背景(比如专业知识,考证需求,经济实力,时间精力)等需求,对于大众的问题,可以直接进行解答,对于专业的问题,可以在直播间解答。

简化的流程就是销售收集客户的需求,直播间进行统一解答,然后再有销售进行反馈,最后进行逼单成交!

软考运营策略1

杭州副腾科技有限公司 | 轩辕工具箱 | 副腾工具助手